看《道德经》关于教育孩子的智慧,老师看了脸红,家长看了懊悔
- 发布时间:2023-08-18
- 发布者: 超级管理员
- 来源: 本站
- 阅读量:241
《道德经》一书可以说是集合了人类智慧的结晶,现在很多人说其深奥难懂,恰恰体现了当今教育对于大智慧引导的缺失。如今的教育连流量明星都可以进入课本,却对真正传统文化精髓充耳不闻,这样的教育意义究竟何在又是何企图呢?
闲言少叙书归正文,在《道德经》原文当中,在三十三章的原文是这样写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关于道德经的讲解与译文在网上有很多,但是看来看去我发现真正能讲好的却少之又少,比如上述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如果是直白理解就是能了解他人的就是智者,知己知彼者乃明白人。战胜别人要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者。知足的人必定富有,有志气的人会坚持不懈,坚守本分者经久不衰,做到以上者纵然身死也名垂青史。
面对这样肤浅的解释,我也已经无力吐槽,听上去完全是在说空话打鸡血而已,之后再被加以修饰和包装就成了那些骗钱的国学大师惯用伎俩。之所以我要单独拿出这一章来进行教育,因为我觉得这一章所提倡的精髓恰好是如今教育所背离的,这句话我会怎么解释呢?各位请往下看,因为本人水平有限,所以还希望各路高人们多多批评指教。
其实通篇道德经的用语都非常的精妙,字字戳中痛点。这一章开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其实就阐述了凡人所能拥有的大智慧的最终形态。通过对他人与自己的对比之后发现,分析他人的优势与弱点远比深刻领悟自身不足要容易得多。
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时刻自省,而是单一的去找他人来作为参照物,永远不会领悟智慧的真谛。如果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与劣势,又怎会像智者一样分析出人性的阴暗面来时刻督促自己呢?
下一面一句: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同样是用对比的方式来强调自我教育的重要性。战胜任何人相比于战胜自己其实都是容易的。当每个人觉得自己比不过别人的时候难道不是不能战胜自己的表现吗?有些人明知道不行却要勉强自己叫做“愣”。明知不道不行干脆放弃的叫“愚”。明知道不行但是通过分析了解自己能做到的最大限度并以此为基点确立努力方向的才叫做“强”。
比如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一个孩子如果总是考八十分以下,让这个人下次考满分的话就是不切实际的表现,但是考九十分却还有希望。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跟人去比赛,而是了解自己的劣势,再有针对性地去补足,不断地战胜自我完成进化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比如百米赛跑,一个人因为不能战胜自己跑不到十秒以内,这恐怕才是真正的失利原因吧!
最后一句: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既阐述了“道”的强大同时也提出了关于教育的主旨。对于教育可以理解为是知识获取的过程,同时也是“道”不断行进的推演。万物的生长、发展、壮大、繁衍、衰弱、死亡、再生都是永不可改变的客观规律。
授业是为了让人精神变得富有,养成对正确事情持之以恒,纵然人会死,但一个人所体现出的精神却可以做到永生不灭。
今日总结:
教育的目的不是教给孩子学习去跟人比赛,而是通过教育让自己的精神变得强大。智者不在于能认识多少人,而是在于是否能真的通过精神的强大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持之以恒地改正。敌人存在的意义是让自身变得更加强而有力,能否战胜敌人并不代表是否正真的战胜自我,唯有战胜自我的人才配做真正的强者。一切的落后皆源自不能战胜自我。教育并非代表多么高深的学术,而是在有效的自我改善过程中,坚持以自己能够掌握的节奏持续的坚持。一时的迅猛只会加速衰亡。这就是今天要讲的关于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