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谭坤明官网!

【原】鬼谷子告诉你,君子为什么斗不过小人?

  • 发布时间:2023-08-18
  • 发布者: 超级管理员
  • 来源: 本站
  • 阅读量:254

对心灵鸡汤的反感来源于一本叫《人性的弱点》的书。大约十年前,身边朋友们都对这本书推崇倍至,于是去书店买了一本,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细细品味,我本想找到一些攻击人性的办法,结果看到一半才发现:为什么作者教你每天冲邻居微笑诸如此类的方法呢?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心灵鸡汤。这是我读的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鸡汤书。鸡汤有没有作用?当然有!每天早晨对邻居一个微笑,于是生活一片和谐,充满了欢声笑语。有看官要说,阿信你真是太黑暗了,你天天想学点歪门邪道,用心实在叵测。就如前面说的,我并不反对心灵鸡汤能给人带来心理安慰,比如一个周末,一杯清茶,一本鸡汤,偶尔的多愁善感的悲天悯人也挺惬意,但鸡汤就如烈酒,韵味无穷,能把自己彻底麻醉。有此等功效,鬼谷信又为何反对,因为鸡汤会让你有豁然开朗的快感,却也会让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人春暖花开。你认为你超脱了,看空一切,得到了救赎,但却生活在一个鸡汤编制的虚假世界里无法自拔。

国学鸡汤

古人的话可信吗

这些年道家、儒家、佛家的很多典籍都被成功学偷换了概念成了鸡汤,有朋友打趣道,在中产阶级的世界里,仁波切都不够用了,实则在中国,大师们也都快不够用了,粗看国学,不就是心灵鸡汤嘛,教人积极向上。比如道家的“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比如儒家的“出淤泥而不染”,佛家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些原本是国学的大智慧被后人断章取义,于是国学在时代巨变下沦为心灵鸡汤。最有趣的是还不止这些,自古以来君子与小人的争论更加有趣了。我想很多人从小立志当君子,但却又为什么君子斗不过小人而苦思冥想。为什么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其实孔子也思考过,并且找到了答案,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孔子的这个充满智慧的答案让后人折服,出色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只要给小人扣上道德枷锁,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于是这句话被后人理解成了鸡汤。

再后来,牛人欧阳修写的《朋党论》,欧阳先生开头就说了,自古以来君子和小人就有,所以希望大家能分清君子和小人。他喝的鸡汤让他相信天下兴亡,关键在于君子和小人。其实欧阳修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是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和范仲淹走的太近,所以被人成为朋党,而且宋仁宗为此还特意下过“戒朋党”的诏书。党这个词,其实不是好词,李敖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候说过,党是贬义词,诸如结党营私。党的意思是“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大臣们发现范仲淹和欧阳修这些人走的近了,所以抵戏他们,向皇帝进谗,皇帝最怕的就是大臣结党,所以发出诏书要求禁止朋党。在此背景下欧阳修才写了这篇文章,在孔子的基础上做了延伸,认为结党没什么不好的,主要是看是君子还是小人。我想欧阳老师写完这篇文章肯定很痛快,他把孔子大神搬出来做挡箭牌,把君子和小人的选择上升到了政治领域,成了君子党和小人党,所以奉劝皇帝,我们虽然结党了,但我们是君子党。那么皇帝听了吗?皇帝大笔一挥,思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庆历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疏分辩,因被贬为滁州。那么问题来了,是宋仁宗为什么不听他的话,我觉得是他的鸡汤还不够浓,对皇帝而言他想要的不是当君子,而是江山,换句话说,道德和江山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光讲道德,他老赵家的江山是怎么来的?

作为欧阳修的朋党,富弼先生直接下了个定论:君子与小人争,君子必败,因为君子惜名,小人逐利。可见富弼先生认为自己之所以被皇帝贬官,主要原因是他们是君子,进谗的保守党是小人。当然这跟皇帝没一毛钱关系,都是保守党的错。真是这样吗?这其实还是一碗热腾腾的鸡汤。我粗略的统计了一下,古人对于君子和小人的名言名句多如鸡毛,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

君子的末路

道德能改变世界吗

用了那么大篇幅说了君子和小人,那么是否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帮助和启迪呢?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请我们先扪心自问,我们是君子吗?为了表达观点,请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同志GAY的道德有问题吗?

2、小姐都是坏人吗?

3、字写的好,就是君子吗?

4、抗震英雄不会做坏事吗?

5、弱者都是可信的吗?

6、资本家都是吸血鬼吗?

如果你回答了5个以上“是”,请自觉关掉文章。

我想表达的是用一个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思想给人洗脑就是鸡汤。富弼认为君子斗不过小人,是因为君子珍惜自己的名声,所以庆历新政的失败是一场君子的失败,主要问题是因为小人太多。嗯,我想对富弼先生说,你说的都对,但并没有什么卵用。当然对于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名士的道德不会有太大问题,但上升到政治领域,或许道德并不是主要原因。然而他们的言论却变成了鸡汤影响了后世无数人。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喝了很多鸡汤,以正统君子自居,在失败时就告诉自己,因为自己是君子所以才会失败,都怪这世上小人太多。那么这类人自己当真是君子吗?问题真的都出在别人身上吗?君子就代表失败?小人就等于成功?孔子赞成中道,其次狂狷,而最反对的是乡愿,或许很多人连狂狷都称不上,只能说是乡愿,表面上为人师表,背地里男盗女娼。儒家说的反求诸己,他们视若罔闻,君子时刻挂在他们嘴上。可孔子说的是“吾道一以贯之”,谁贯之了?这类人用鸡汤麻痹自己,让自己相信自己就是君子。

吐槽那么多,是因为某位朋友最近做了一件事,虽然失败了,但他却把责任推卸给了环境,推卸给了别人,因为自命清高,卓尔不凡,因为融入不进环境却以君子自诩,这岂不就是把国学当鸡汤了?

所以。鸡汤的美味润人心肺,但也可能是毒药。很多失败并不一定是道德问题,或许归根结底是因为骨子里的那点清高,那点自命不凡,那点傲娇虚荣。反过来想想在他们所谓的小人眼里,他们又何尝不是激进、傲娇、脆弱且自大的伪君子呢?所以“我是君子,所以我失败了”这必然是伪命题,君子之所以失败并非全是道德或利益问题,而是与其孤傲的洁癖有着必然的关系。

鬼谷子的阴谋

一阴一阳谓之道

那么鬼谷子会怎么看?富弼他们应该怎么办?

宋朝新儒家的崛起,我们发现其实不管是欧阳修还是富弼,他们反对小人,但却不反对朋党。他们也发现把儒家思想应用到政治领域,没有朋党是万万不能的,朋友要交,道德要讲,饭也要吃。要吃饭就必然存在争斗,一个人选择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没人拦着你,但如果影响到别人的吃饭问题,那就不是道德能解决的了,庆历新政的失败不也正是因为影响到了贵族阶层的吃饭问题了吗?

鬼谷子说: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货结以采色。

欧阳修们猜到了故事的开头,却没猜到故事的结尾。鬼谷子认为他们的失败并不一定全是道德的原因,道德并不能完美解决政治问题,但却是政治问题的最优解,主要是因为成本问题,用道德统治的成本最低。

鬼谷先生认为,君臣是一种利用关系,君在上,臣在下,君为阳,臣为阴,君为乾,臣为坤,有君臣才能统治乾坤、才能扭转乾坤。有的相距千里却亲密无间,有的近在咫尺却同床异梦。有的在身边却不被使用,有的在离去以后还受聘请。有的天天都晃悠在皇帝面前却不被信任,有的远在天边却听到声音就被思念。为什么会出现这么让人匪夷所思的情形呢?

关键就在“内楗”二字,鬼谷定律第三条:事皆有内楗。那么什么是内楗,鬼谷子认为内就是进献说辞,楗就是拉拢人心的谋略,是一种规律。那么如何结交,如果鬼谷子认识富弼和欧阳修的话,当然他们未必会能得进去鬼谷子的劝导。但鬼谷子会说,拉拢人心的方法有四种,1、对待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那样的人要以道德结交,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的朋党会有不同的价值观,所以可以以党友结交,这两点儒家是赞同的,属于阳谋,但鬼谷子并不认为道德能解决一切问题,道德和党友能结交欧阳修,但却结交不了他们眼中的小人。3、以金钱结交,4、以美色结交,美色并不一定是美女,但一定是利用人欲而结交的,此为阴谋。所以鬼谷子说“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就如古人言:“一阴一阳谓之道”。

正因如此,鬼谷子给所有纵横家们下了一道诅咒,纵横家们失去了追逐正统的资格,成为了“鬼”。

在一个寒冬的夜晚,北风肆掠,苏秦读完了鬼谷子写的书后说:“恩师,你这是把我们往死路上推啊。”

鬼谷子说:“你们死了,天下人才有活路。”

版权所有:谭坤明官网 湘ICP备18008845号-1

18670357898

扫一扫

扫一扫